远近讲堂丨【四川美术史话161】川派园林 中式美学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12

四川美术史


1.jpg

唐林,美术史学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西华大学蜀学院学术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个人独著《四川美术史》上、中、下三册(共320万字)被誉为“领先学术,开创之作”,填补了地域美术史的一项空白。部分文章被译成外文。


阆苑琼楼 蜀风雅韵

四川美术史

2.jpg

园林建筑也被称为“城市山林”。四川古典园林重在写意,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体,以建筑和人工建造的家用山水、岩壑、花木等一同表现某种艺术境界。五代两宋是四川古典园林的成熟期,注重意境的园林在这一时期开始兴起。

3.jpg

前蜀和后蜀,四川战事较少,境静人安,蜀中的经济文化、农业、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到后蜀后主孟昶称帝时,已是“国都(成都)子弟不识菽麦之苗,金币充实,弦管歌诵盈于闾巷,合筵社会昼夜相接”。在这种歌舞升平的表面景象之下,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广筑宅第,修建私家苑囿,广集民间奇花异草,一时间蔚然成风。

4.jpg

前蜀王建称帝时将摩诃池改为“龙跃池”,“摩诃池曲折十余里”,据说遗址就在现在四川省展览馆北面一带。前蜀后主王衍于乾德二年三月,引河水入大内从御沟东流出仁政殿,为摩诃池添了活水。前蜀花蕊夫人的《宫词》中曾写道“龙池(龙跃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长似江南好风景,西船来往碧波中”,真是诗情画意的园林。龙跃池畔的建筑和槛栏造得可谓奢侈华丽,“安排诸院接行廊,水槛周围十里长,青锦地衣红绣毯,尽铺龙脑郁金香”。龙跃池相当于今成都沙河西岸的东湖。

前蜀后主王衍称帝时,乾德元年(919)改“龙跃池”为“宣华苑”。“乾德三年(921),夏五月,宣华苑成,延袤十里,构重光、太清、延昌、会真之殿,清和、迎仙之宫,降真、蓬莱、丹霞、怡神之亭。飞鸾之阁,瑞兽之门,土木之功,穷极奢巧”。后蜀孟昶时,在宣华苑广植牡丹,一度将宣华苑更名为“牡丹苑”。在花蕊夫人的《宫词》有描述,譬如前述引文中的“重光殿”,她说:“殿庭新立号重光,岛上亭台尽改张。但是一人行幸处,黄金阁子锁牙床。”还有对“会真殿”的描述:“会真广殿绕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后蜀孟知样、盂昶父子称帝期间的宫苑位置和范围,基本上是承袭前蜀宫后的范围和规模。

6.jpg

两蜀君王除有皇家宫苑外,还另辟有皇家苑囿,如“梅苑”、“芳林苑”。宋人耿焕有记:“每岁春三月,夏四月,有游浣花乡、锦浦者,歌乐掀天,珠翠填咽”。

两蜀的皇亲国戚、勋臣显贵上行下效,建起私家苑囿。前蜀皇太后之弟、后主王衍的舅父徐延琼,“于锦水应圣桥西,创置大第,状若宫室,横亘数坊”。王建的养子通王宗裕,“亦于北门清远江东,创一亭台,榭、池塘、骈植花竹,泉石萦绕,流杯九曲,为当时之甲也。”

从前蜀到后蜀广政年间,皇家园囿和私家园囿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史载:“广政十二年(949)八月,帝(孟昶)游深浣花溪,御龙舟,观水嬉,时百姓饶富,夹江皆创亭榭,都人士女倾城游玩,珠翠罗绮,名花异卉,馥郁十里,望之若神仙之境”。

7.jpg

后蜀孟知祥在成都北郊天回镇附近建御苑,并“于成都城上,遍种芙蓉。每至秋,四十里锦绣,高下相照”。成都园林盛名一时,继而后来有东方“花都”之美称。



  文 | 琢光   设计 | 木子   图片 | 远近  


远近文化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迎宾大道8号

TEL:028-87644816

EMAIL:scyjwh@163.com

扫一扫 关注我们

© 2022-2030 版权所有 四川远近文化 备案号:蜀ICP备11005816号-5 文网文:川网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