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1 - 成华年鉴2021
P. 611

重要文献



            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跨省通办,力争政务                           化。科学应对成都迈入超大城市门槛给区域治理带来的新
            服务全程网办率达100%、成渝通办事项70个以上。深入落                        变化新挑战,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走出
            实民营经济25条,健全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政                          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成都特点、成华特色的治理新路。
            策体系,认真执行各类减税降费政策,增强民营经济市场                               不断完善智慧治理体系。实施城市智治改革工程,聚
            主体获得感,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焦打造数字政府、智慧社会典范城区,制定出台智慧城市
                (四)狠抓五大营建工程,推动“文化赋能”迅速提                         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打造杉板桥数字孪生社区和13
            升。深入落实全市“三城三都”建设部署,着力以文化引领                          个智慧社区(小区),统筹推进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智慧
            城市精神、彰显城市魅力、赋能城市发展,努力让成华成为                          教育等智慧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打造韧性、绿色、宜人、安
            天府文化的展示地和“诗与远方”的向往地。                                全的新型智慧城区发展样板,积极创建四川省新型智慧城
                着力以文润城凝聚社会向心力。实施天府文化润城营                         市示范区。
            建工程,突出以文化人、以德润城,加强公民道德、志愿                               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实施共治聚力改革工程,扎
            服务、诚信社会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快构建“区—街                           实抓好街道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半篇文章,高标准打造天
            道—社区”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深化街区园区精神                           府社创中心,不断完善“省—市—区—街—社区”五级社会
            文明创建活动,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5个、家风家训                          组织培育孵化体系,力争培育社会组织20个以上。实施场
            示范点1个,开展书香成华全民阅读等活动500场、建设市                         景营城改革工程,开展社区场景营造、社区示范创建、办赛
            民15分钟阅读圈,推选表彰一批最美家庭、榜样人物,广                          营城惠民三大活动,加快打造永立·星城都等2个社区商业
            泛凝聚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                                     场景、11个社区美空间示范点位、15个社区微更新项目,高
                着力以文兴商扩大消费吸附力。统筹实施文商旅融合                         品质呈现杉板桥产业服务型国际化社区,努力以社区之治
            发展营建工程、文旅特色IP营建工程,坚持以文化为魂、                          促城市之变。
            旅游为翼、商业为体,提炼萃取熊猫文化IP和工业文明IP,                            不断完善安全治理体系。实施法治护航改革工程,开
            持续塑造夜游锦江、东郊文创、熊猫之都等文商旅融合品                           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纵深推进全省全面
            牌,培育高端化与大众化并存、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的消                           依法治区示范试点,积极争创全国“七五”普法先进区。实
            费场景,高品质呈现新华坊等“2+11”条特色街巷游线,                         施平安共创改革工程,坚决守住城市安全底线,健全扫黑
            加快实施Discovery华人国际探索世界、中旅成都国际免税                      除恶长效机制、三张清单工作机制、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
            综合体等项目,确保熊猫基地改扩建工程在大运会前“开                           处化解机制,抓实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全民禁毒等行
            门迎客”,力促熊猫基地景区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积                         动,争创市域社会治理典范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努力
            极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文创产                           实现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九连创”。
            业增加值100亿元以上、旅游收入290亿元以上。                                (六)狠抓六大幸福工程,推动“民生改善”更具情
                坚持以文惠民提升区域影响力。实施文化品牌营建                          怀。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持续扩大优质
            工程,统筹抓好本土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国际品牌赛事落                           公共服务供给,努力以政府勤奋指数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地、文艺精品创作、群众文体惠民等工作,聚合繁星戏剧                               织密惠及全民的“基本保障网”。实施就业增收幸福
            村、大喜时代等优质资源,打响“成都百老汇”品牌,持续                          工程,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培育壮大新业态灵活就业
            办好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等文化交流活动和“繁华肆                           机制,完善“基地+工作室+驿站”就业培训模式,新打造
            锦·十二月市”等文化体验活动,力争全年承办国际级国家                          社区就业创业载体4个、灵活从业人员关爱驿站5个,城镇
            级赛事不少于3项,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4 000场以上,让                        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高标准建设青年创新创业
            八方来客留下“成华好印象”。实施文体设施营建工程,统                          就业环境友好城区。实施保障扩面幸福工程,推动法定人
            筹布局建设城市级、片区级、社区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                          群参保全覆盖,加强基本医疗和商业健康保险有效衔接,
            快推进“六馆四中心”建设,力促成都自然博物馆、中演华                          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多主
            天艺术中心建成投用,升级打造17个城市“文体微场景”,                         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
            力争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达640平方米。                               设15个安置房项目、确保1.15万仍在外过渡群众年内入住
                (五)狠抓五大改革工程,推动“治理提升”持续深                         新居。


                                                            493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